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充分融合“物联网感知技术”,将GIS技术、人员定位、物联网监测、视频联动等技术,与业务应用深度结合,形成全厂安全管理一张图,帮助使用者更方便有效的进行安全相关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充分融合物联网+
·三大引擎底座支持
·互联网+安全管理业务
·四大业务提升
伴随“新基建”的提出以及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以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创新技术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物联网通过数据融合、应用融合、生态融合......在应用场景方面强化布局。
国家政策:提升管理服务,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智慧化工园区提升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促成产业转型升级。
1、缺乏安全环保的统一管理和系统分析,对风险态势的整体把握不够,导致出现险情的响应不及时。
2、化工行业的发展面临瓶颈期,低碳、绿色、循环发展面临挑战,急需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3、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招商引资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宣传,园区信息化建设缺乏动力。
4、化工园区管理模式粗放无序,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园区的数据共享困难。
智慧化工园区主要场景
安监:一体化监测、预警及治理,多方位保障园区的生产安全
对“两重点一重大”整体监管,保护重点工艺装置本质安全。
通过隐患、事故动态数据构成预警态势,并结合GIS可视化呈现。
通过移动终端方便隐患排查和执法,保障隐患排查和预警事件及时闭环。
企业安全档案和安全培训有平台支撑, 提高效率。
通过对园区储罐的温度液位压力、罐区内有毒可燃气体、管廊的监测,配合重大危险源视频,通过数采仪采集全部数据传输到园区平台。园区可以实时监测监控重大危险源,提高园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能力。
通过园区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监管系统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园区管委会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通过在线监测监控等手段,以园区环境质量、污染源、风险源等为主要监测监控对象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控,并以GIS渲染、统计图表等方式进行有效直观的展示,从而达到对监测对象多方位多角度的动态监管。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四级防控体系。大气四级防控按照“点、面、域、空”四个层次进行全覆盖立体化监测预警,实现污染溯源(特别是恶臭溯源)和精细化管理。
应急指挥系统通过GIS系统对应急物资、特种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实时标绘现时态势;共享、调度、调用、路径规划、人员疏散,通过融合通信,协同指挥,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指挥平台。整合和利用应急救援资源,建立集通信、信息、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的应急资源和资产数据库。在突发安全环保事件时,应急指挥人员通过GIS、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现资源的地点、数量、特征、性能、状态等信息,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调集救援资源进行有效的救援。
智慧物流系统使用GPS定位、GIS地理服务、移动智能技术、RFID射频扫描、无线视频传送、一卡通服务等高新技术,对于危化品车辆平台进行严格资质准入管理;园区承运危化品车辆实时监管移动危险源;与企业物流订单集成,掌握化学品物流动态;平台网上交易根据区域系统判定自动配载。
通过人脸识别、智能分析、枪球联动、视频拼接、高空瞭望、电子围栏、多系统联动等新技术应用,对园区关键卡口、厂区周界,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危化品存储、重要设施等)进行多方位管控,实现全态感知,全域监控。端到端数据共享,赋能园区管理层实时、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上一个:双重预防机制解决方案
- 下一个:智慧产业集聚区解决方案